本科招生与教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培养 | 本科招生与教学 | 正文
招生宣传|威廉希尔中文官网红色文化研学团队简介
作者:威廉希尔中文官网     时间:2025-06-22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

威廉希尔中文官网红色文化研学团队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始终立足于哈尔滨本土,致力于全方位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活动。由威廉希尔中文官网孙美晖、朱振林、张博伦等领导专家指导。

35C2F

我们的研学足迹遍布各地—从中华巴洛克街区到东北烈士纪念馆,从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到红军街上的历史遗迹,获黑龙江省国学学会、哈尔滨市道外区文化和旅游局表扬信;同时,还开展了暑期实体研学活动,探访了闫家岗遗址、松山古城等历史文化遗址,获评williamhill官网“2025年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在研学过程中,团队已累计发表论文28篇,待发表论文十余篇。同时,我们还成功立项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包括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项目,并积极参与教育部指导的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荣获国家级铜奖、省级一等奖等奖项。创建以微信公众号“访古1778HAERBIN”为中心的新媒体矩阵,至今已发布文章百余篇,视频数十个,总阅读量超十万次。

357F6

哈尔滨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1946年4月28日) ,这个历史时刻被老兵王济堂生动地记录着;城市里有大量以英雄命名的街道和学校(靖宇街、一曼街等40余所) 还有"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的荣誉 ,以及3万退役军人组成的"橄榄绿"志愿服务队参与冰雪大世界等服务东北烈士纪念馆的细节也很有感染力,特别是赵一曼家书这样具体的遗物。

18372

红色文化是遗存的历史,是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的见证,也是铸就精神高地、塑造城市精神、弘扬革命传统、凝聚民心的力量源泉。为了让哈尔滨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哈尔滨红色文化研学团队的成员以“黑龙江红色基因探究——挖掘凝聚在中东铁路上的红色印记”为依托,历时半年多的时间,以研学旅行的方式对哈尔滨古建筑尤其是红色建筑作了详尽的考察。通过考察,研学团队的每位成员都不约而同地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敬意与期待。从道里松花江畔和圣伊维尔教堂到道外中华巴洛克和伍连德纪念馆,从南岗区铁路局火车站和文庙极乐寺到香坊区火车站白毛将军府和一五二五时期建筑,从双城区的双城阻击战遗址和四野纪念馆到阿城区的金上京博物馆和阿城文庙清真寺,我们用心感受用笔记录历史的文化变迁,也用行动来捕捉城市的温情瞬间。于访古中研学,于探究中感悟,于是哈尔滨在我们眼中无限放大,渐渐地由衷地将之与英雄城、革命城重叠到一起!将红色文化与城市风貌交织在一起,让我们领略到“东方小巴黎”别样的风采。

41009

这“红”是代际契约的永恒印记:老干部与少年共绘的漫画线条、密封展柜前颤抖的指尖、抗联密林负重行军的喘息.....所有震颤最终汇成松花江的浩荡奔流--它淘洗苦难,却让英雄之名在春风里拔节为街巷,让未熄的宣言于霓虹中跃作星河。当研学少年抬头,冰城的天空已写满答案:信仰并非遥远的炬火,而是躬身扫雪时呵出的白气,是剧场掌声中复苏的英魂,是接过历史时挺直的脊梁一这便是哈尔滨以冰雪与热血浇筑的图腾。

60DA2

在一次次的走访研学中,我们看到了中东铁路的历史风云、马列主义传播的星火、抗日战争的烽烟、解放战争的波澜壮阔还有一五二五计划的建设浪潮,长长的历史画卷沿着我们的研学脚步缓缓铺陈开来。哈尔滨这座城市里有旖旎的景色、秀美的风光、迷人的夏日、奇妙的冬天,独特的城市风貌让我们沉醉,而厚重的文化历史更让我们沉思:形成了多篇论文,以“哈尔滨革命史志”为专栏名称,在中国社会科学网上刊出。

5F62A

在不断的研学过程中,我们团队对哈尔滨的感情日益加深,这不单单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也渐渐成为我们成长的第二家乡。同时我们也希望每一次研学之旅可以让更多的人发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威廉希尔中文官网供稿)